廢墟般的古蹟
前往"法第普西克里(Fatehpur Sikri)"的路上常看到像廢墟般的建築, 看起來十分破舊. 很明顯無人居住, 也沒人整理. Salu說印度政府為保護古蹟, 規定古蹟不得任意破壞與改建. 因此像這樣破敗的景象在古蹟附近隨處可見
印度政府除規定古蹟不得任意破壞與改建外, 並規定在古蹟周邊一定範圍內不得增加新的建築物也不准大巴士進入, 必須在外面某個定點轉搭馬車, 駱駝車, 機動三輪車或電動車才可以進入古蹟
法第普西克里(Fatehpur Sikri) 座落於阿格拉 (Agra) 城西邊約40公里處, 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十六世紀時由蒙兀兒的阿克巴大帝所建. 法第普西克里(Fatehpur Sikri) 即是"勝利之都"的意思, 慶祝阿克巴兒子 (沙賈汗的父親) 的誕生.
相傳當時國王為鞏固王位及避免宗教戰爭, 娶了有不同宗教信仰的嬪妃包括: 猶太教, 回教及印度教...但遺憾的是膝下一直無子. 當時有一個先知, 伊斯蘭教蘇菲教派聖者沙利姆.奇斯蒂(Salim Chishti), 告訴阿克巴大帝, 若要生兒子就要到西克里這個地方. 阿克巴大帝聽從先知的指示, 造訪西克里後竟一舉得子. (阿克巴大帝對外宣佈兒子是由回教老婆所生, 事實上是由印度教老婆生的.) 因此就蓋了這個融合中亞與回教風格的城堡稱 "法第普西克里(Fatehpur Sikri)" 以紀念兒子的誕生並遷都於此.(另一說詞是紀念先知.)
城內有皇宮、公眾大廳、土耳其蘇丹宮、社交天井、流動涼水池、後宮、陵墓和印度最大的清真寺....
土耳其蘇丹宮
公眾大廳上正在用餐的錫克教徒
錫克教是印度教的改革派所分支出來. 錫克教與印度教不同處在於錫克教主張人無階級之分並認為神無形象.
錫克教徒與印度教徒主要有五點不同: 錫克教徒 1. 蓄髮蓄鬍 2. 隨身攜帶梳子 (因錫克教徒不剪頭髮, 因此需要一把梳子隨時整理頭髮) 3. 手戴手鐲 4.隨身攜帶小刀 (錫克教徒曾遭屠殺, 隨身攜帶小刀以保護自身安全) 5. 穿不及地長褲, 因及地長褲拖地容易沾污. 將髒污帶入神殿被視為對神不敬
由於法第普西克里(Fatehpur Sikri) 沒有收門票, 同時也開放給一般民眾(多為回教徒)朝拜. 因此, 城內城外到處是攤販. 小販會緊跟著遊客不停販售物品: 有的會熱心解說城內景點, 或假裝幫你趕走其他小販, 再跟你要錢....
勝利門外廣場旁一景
勝利門外廣場旁一景